穀雨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,再過15天就是夏天了,穀雨後氣溫升高,心氣逐漸旺盛,脾氣也處於旺盛時期,正是身體補益的大好時機,在這金貴的15天,一定要抓住春天的小尾巴,健康養生!
穀雨後各種新鮮蔬菜上市了,
雖然現在很多蔬菜四季都有,
但還是應時應季的最營養,最好吃!
平衡養生做的好,受益不止一整年!
吃二甜
山藥
山藥味甘性平、健脾益氣,經常食用可提高機體的免疫力,還能有效預防胃炎 、胃潰瘍等胃腸道疾病的復發,煮粥、炒菜均可。
紅棗
紅棗不僅對脾臟有益處,還能補氣養血,尤其適合女性,可以煮粥食用或者是切碎泡茶喝。
揉三穴
肝氣過旺,會對脾胃產生不良影響,阻礙其運化機能,可造成情緒失調、氣運行血不暢,從而引發各種疾病。
經常敲打或按揉以下三個穴位,也有很好的疏肝解鬱功效。
行間穴
行間穴在大腳趾和二腳趾縫上。它是一個瀉心火的穴位。
春天肝火盛,會導致牙痛、腮幫子腫、口腔潰瘍、鼻出血等症,這表明火已經從肝經進入到心經,多揉「行間穴」,就可以把心火從這裡散出去了。
太沖穴
在腳背上大腳趾與二腳趾結合處向腳腕方向推,推到兩個骨頭連接的盡頭就是太沖穴,堪稱人體第一大要穴。
它是肝經的火穴,能夠把肝氣肝火消散掉。
通過按揉「太沖穴」,可以讓人體鬱結的氣最大限度地沖出去。
按揉方法:仔細找到最痛的點,然後從「太沖穴」向揉到「行間穴」方向推揉,有助於將肝火泄發出去。
足三裡
位於小腿前外側,犢鼻穴下3寸,距脛骨前緣一橫指(中指)。
長期按摩此穴,可降血脂、降低血液黏度、預防血管硬化,對脂肪肝的防治也有很大益處。
每天每側按揉30~50次,個人感覺酸脹為度。
食八芽
中醫認為,初生的芽是生命力的集聚,所以吃豆芽跟吃豆瓣完全不同。清明前後,要有意識地多吃綠色的芽菜,錯過就要再等一年哦!
綠豆芽
好處
清熱解毒:春天氣候乾燥,容易出現口幹唇燥等口角炎症狀,而豆芽味道鮮美,是滋養潤燥、清熱解毒的好選擇。
疏肝健胃:從中醫的角度來說,開春吃豆芽,能幫助五臟從冬藏轉向春生,有利於肝氣疏通、健脾和胃。
推薦食用方法
豆芽的食用方法有很多,可焯水後涼拌,也可做湯,還可用來涮火鍋。
豌豆苗
好處
補充營養:豌豆苗的供食部位是嫩梢和嫩葉,營養豐富,含有多種人體必須的氨基酸。
清熱解毒:豌豆苗雖小,但食療養生的價值卻很大,不僅能夠清熱解毒,補充身體所需各種維生素,還能美容養顏。
調節血壓:豆苗含豐富鉀、磷,鉀是維持肌肉運作的必需物質,並能調節血壓。
推薦食用方法
豆苗的吃法很多,這裡向大家推薦蟹肉扒豆苗。
蒜苗
好處
抗癌:發芽大蒜的抗氧化物含量比新鮮大蒜更高,且在發芽後第五天達到峰值,因此具有更好的防癌、抗衰老效果。
消積食:蒜苗的辣味主要來自其含有的辣素,這種辣素具有消積食的作用。
預防血栓:蒜苗對於心腦血管有一定的保護作用,可預防血栓的形成,同時還能保護肝臟。
推薦食用方法
可以直接炒菜吃,或者作為輔助食材。
蘆筍
好處
利尿排濕:蘆筍具有利尿作用,能幫助人體排出多餘水分,緩解腹脹不適。
控制血壓:蘆筍中無機鹽、維生素含量較多,因含鉀量較高,對水腫和高血壓有益。
抗衰老:蘆筍含豐富的黃酮類物質,具有抗氧化作用,對防衰老有較好效果。
推薦食用方法
適宜的烹飪方法是焯水後清炒或涼拌。
薺菜
好處
治腸炎:傳統醫學認為薺菜可用於輔助治療痢疾、腸炎、胃潰瘍等疾病。
平肝明目:薺菜是春季最有代表性的野菜,它有平肝明目、清熱止瀉、利尿消腫等作用。
延年益壽:民間還把薺菜作為延年益壽的保健品,古書上把用薺菜加米粉煮成的薺菜糊譽為「百歲羹」的記載就是很好的說明。
推薦食用方法
人們最常用薺菜和餡做成春餅、春捲、包子、餃子等,有些地方還有將薺菜做蒸菜食用的習慣。
馬齒莧
好處
降壓降糖:馬齒莧含有大量去甲腎上腺素、鉀鹽及豐富的檸檬酸、蘋果酸等,可以起到保持血糖穩定、降低血壓、保護心臟的作用。
涼血解毒:《本草經集注》中介紹,馬齒莧能清熱利濕,涼血解毒。
推薦食用方法
馬齒莧吃法很多,除了做餡,焯過的馬齒莧還可炒、涼拌等。
蕨菜
好處
消食減肥:蕨菜中的粗纖維能促進胃腸蠕動,減少腸胃對脂肪的吸收,起到下氣通便、消食減肥的作用。
殺菌清炎:蕨菜中的蕨菜素對細菌有一定抑制作用,具有良好的清熱解毒、殺菌清炎功效。
推薦食用方法
常見的吃法有涼拌蕨菜、蕨菜炒肉絲等。但要注意,蕨菜性味寒涼,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。
香椿
好處
健脾開胃:香椿中富含鈣、磷、鉀、鈉等成分,其中含有的香椿素等有機物,能健脾開胃,增強食欲。
增強免疫力:香椿中富含維生素C、胡蘿蔔素等,有助增強人體免疫力。
推薦食用方法
香椿炒雞蛋、香椿拌豆腐等都是常見做法。
做好四件事
防上火,多飲茶
春季風多雨少,容易導致生理機能失調,出現咽喉乾燥疼痛、嘴唇乾裂、大便乾燥等「上火」症狀。
金銀花奶汁草茶
有助於降火。用奶汁草、菊花、金銀花、桂花,做成茶包,泡水喝即可。
奶汁草,在春天發芽,隨處可見,入肝胃二經,擅長降肝火,清胃熱,改善上火引起的口幹苦、口臭、紅腫痘痘、胃脘痛等,還可利尿散結,改善小便短赤。
金銀花,泡水喝,可疏熱散邪,對於火氣大引起的口幹、口苦等有效。
菊花
用其泡水喝,可清肝火,又能散風熱,改善上火引起的目赤紅腫,眼乾澀等
桂花
性質溫和,味道清香,起到中和寒性之效,還可改善口氣,溫肺除濕化痰。
春季,用這幾種搭配在一起泡水喝,可預防上火,更可快速降火,少遭罪。
防春困,多活動
此時「春困」的症狀越來越明顯,要做好預防春困的工作。此時,不要睡得太多,一般情況下,成年人每天睡眠8小時已經足夠。如果睡得太多,反而會增強大腦皮層的抑制,使人更加無精打采,昏昏欲睡。
多伸伸懶腰
有助於緩解春困。伸懶腰,能疏發陽氣,疏通心肺,使人感到清醒舒適,有助於改善春困。伸懶腰時,要使身體儘量舒展,四肢要伸直,全身肌肉都要用力。伸展時,儘量深呼吸,排出體內濁氣。
養肝,調理情志
春主肝,肝主情志,肝臟,會影響到人的情緒,同時,情緒也會影響到肝臟的功能。因此,春季要注意養護肝臟,調理情志。
情緒舒緩
調理情志最重要的方法,早晨養肝調理情志,可採取深呼吸的方法。深呼吸,對緩解疲勞和不良情緒非常有益。
噓肝法
早晨養肝,還可以通過特定的發聲方法進行,即「噓肝法」。早晨,選擇空氣清新的地方,深呼吸,並口中發出「噓」聲,緩慢吐氣。這樣做,可以使肝氣得到舒暢,病邪得以外泄,起到養肝調理情志的作用。
平衡陰陽,常揉腹
小腹是人體的中心,對平衡氣血起著關鍵作用。如果,平時有手腳冷、便秘、乏力、懶動等症,春分時節睡前揉腹最宜。雙手相疊,以掌心勞宮穴,貼住腹部,順時針按揉小腹至發熱即可。